为切实改善重度残疾人居家生活环境,提升生活质量,近日,民乐县残联联合各镇村两级干部及第三方专业施工机构组成验收组,对2025年实施的75户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进行入户核查验收。这一民生实事的落地,标志着民乐县在残疾人关爱服务领域再迈坚实一步,以精细化改造托起残疾人群体的“稳稳幸福”。
精准施策:从“需求清单”到“幸福账单”。“以前晾晒衣服都要老伴帮忙,现在安装上语音电动晾衣架,我只要轻轻一按遥控器或者按语音提示呼叫,就能轻松晾晒衣服了!”居住在乐民新城的张大爷指着安装的语音电动晾衣架,笑容满面。此次改造聚焦残疾人“急难愁盼”,采取“一户一策”个性化方案,针对肢体、视力、听力等不同残疾类型需求,量身定制改造内容。验收组深入每一户家庭,细致核查了卫生间防滑地砖、扶手安装、闪光门铃、智能感应灯等21类改造项目。县残联副理事长白天祥介绍:“我们前期通过入户调研、专家评估、公开招标等环节,确保改造既符合国家标准,又贴近群众实际需求。第三方机构的专业介入,让质量与安全双达标。”
严把质量关:联合验收让民生工程“不打折”。在世纪嘉园居住的王奶奶因肢体残疾,上厕所极不方便,马桶旁安装了折叠扶手,解决了老人如厕难的问题。“改造不是‘简单配置’,必须因人施策。”施工方负责人表示。此次验收采取“三查三看”模式:查施工材料合格证明、看工艺细节;查使用反馈、看实用效果;查档案资料、看程序规范,确保每一分资金都用在刀刃上。
长效赋能:从“物理改造”到“心理融障”。无障碍改造不仅改变了居家环境,更重塑了残疾人的生活信心。南丰镇的王女士因视力障碍多年不敢独自洗漱,如今卫生间安装了热水器和防滑扶手,她终于能独立完成日常起居。“感觉自己不再是家庭的‘负担’了。”她激动的说。
县残联还联合镇村建立了“回头看”机制,将定期回访设备使用情况,并开展残疾人居家安全培训。下一步,民乐县计划将无障碍改造与社区康复、就业帮扶相结合,形成“改造—赋能—融入”的全链条服务模式。民乐县以75户家庭为起点,用“有爱”助力“无碍”,不仅消除了残疾人群体的居家障碍,更擦亮了“为民实事”的温暖底色。正如验收组所言:“残疾人家庭的每一个笑容,都是对这项工作最好的打分。”